电话

020-89669333

IM电竞,IM电竞官网离开大厂创业一年从未受过这么大的打击!

2024-04-22 IM电竞官网 IM电竞在线入口 IM电竞手机版

  AI时代来临,人人追寻新机遇,渴望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占领一席之地。网红程序员鱼皮从腾讯离开后自主创业,专注于AI赛道,如今已经一年。作为一个年轻创始人,他做出一些成绩,但也承认创业不易,中间有数次艰难转折节点,值得借鉴,今日分享 程序员鱼皮( ID :coder_yupi) AI创业血泪史。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我从腾讯出来、自主创业竟然已经整整一年了!上周末也带团队同学们搞了场公司周年庆团建。

IM电竞,IM电竞官网离开大厂创业一年从未受过这么大的打击!

  我自己是一个很喜欢、也很注重复盘总结的人,这么重要的时间,当然要对过去的一整年做一个全面的复盘,也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公司这一年的发展过程。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并录制了一个视频。

  24 岁时,我做了一个决定,离开待了近 4 年的大厂,组了个 4 人小队,来到这间小办公室,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开启了一场艰难的创业之旅。

  转眼一整年过去了,幸运的是,公司并没有倒闭。团队也从刚开始的 4 人,发展到目前的 15 人左右,公司的盈利也相对稳定。

  老实说,创业这一年,我经历了之前 20 多年人生都从未有过的打击,甚至比高考的失利还要大。

  那过去的一年,我到底经历了什么,能把一名年轻帅气的小伙折磨成殃殃病号?且听我娓娓道来这段创业血泪史。

  4 月刚开业,公司只有一位运营兼产品、一位销售兼运营、一名前端开发、加一名后端开发(就是本人),还有一名兼职的设计师。

  虽然就这几个人,但我当时热情高涨、信心满满,觉得凭着自己做项目的经验、再加上 AI 的爆发,有很多成功的机会,所以我带着仅有的一名前端同学就开干了。

  因为我很想做出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所以并没有直接拿开源代码套壳,而是完完全全从 0 开始,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上线了 《鱼聪明 AI》 这样的 AI 助手平台。

  刚开始很顺利,上线一周左右用户数就突破了 5 万,我也开始幻想自己能够成为比尔盖茨了,当时对外给我的读者和学员免费送会员福利,对内还带着同事们一起去北京团建游玩。

  这件事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毕竟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做了这么久的产品、给予了这么大希望的产品,突然就破产了,搁谁头上谁发杵啊!

  首先是 AI 产品遭到了大规模的封杀,我们只能停止推广,产品新用户骤减。

  越来越多的同类套壳 AI 产品加剧内卷,导致收入减少。对用户来说,大家并不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你自己做的,能解决他们的需求就行。即便我们从 0 开始写代码,很多人也会觉得跟套壳的没有区别,甚至有些体验还不如套壳的。

  前期发展过于理想,导致我们白送了大量的会员,被薅了羊毛,没有控制好成本。

  通过这件事,我也意识到,在没有稳定的、有竞争力的高质量团队的情况下,追求爆款的代价太大了,不如踏踏实实做点有长期价值的事实。所以我决定从自身和学员的需求出发,做一款求职写简历的工具产品 《老鱼简历》。

  我也意识到了不能再用传统码农的思想,自己去写代码了,应该把工作下放。于是从我自己的编程导航学习圈中招募了一名很优秀的后端开发同学,跟我们的前端打配合,专注于老鱼简历的研发。

  但因为自己做事的风格是相对来说追求稳定的,感觉自己的管理经验还不够,所以不敢盲目扩张。

  7 月到 8 月的时候,公司的发展非常稳定,但是我却对外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为 “公司太稳定了我好慌”。

  相比之前我自己做自媒体和编程教育,开公司后,收入稳定地没有增涨,成本却大幅增加。场地、设备、员工薪资,都是成本。而且当时我给所有员工配备的都是高配的苹果电脑,毕竟虽然是创业,还是想给大家更好的工作体验。

  欣慰的是,经过 2 个月左右的磨合,团队同学们和我都适应了工作节奏,我可以从写代码的工作中抽身,让我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

  1)继续自媒体内容分享,想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流量,比如当时我花了几周的时间写自己的专栏。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很后悔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没有盈利业务的情况下,现阶段做这件事对团队的收益很低,写作更多的是满足了个人的兴趣,所以我把它认为是一种摸鱼。

  2)我尝试开设高客单价的产品 “1 对 1 编程私教服务”,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我敢做这件事是因为自己在社群里已经带很多同学上岸了,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这次我选择 “灰度”,只通过精挑细选找了几个学员,然后自己亲自带。结果你猜怎么着,做了短短几天,我就放弃了。

  虽然学员都很满意,但实在太累了!这种完全 1 对 1 的模式,注定是无法持久的。

  不过虽然这事没做成,我还是得到了不少经验,尤其是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当我们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增加营收,就需要借助外力互利共赢。

  于是这段时间我在线上、线下疯狂找人交流合作,最后联合其他信任的博主一起开设了编程后端训练营、前端训练营、以及考研辅导社群,也成功为我们增加了盈利点。

  除了帮大家轻松写出专业简历的老鱼简历外,我们当时还做了帮创作者提升效率的工具 《知识助手》 以及知识百科类网站 《蛋蛋百科》。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这几个产品在当时竟然是由我们仅有的 2 名开发同学做的(虽然略显粗糙)。

  在我意识到做爆款的难度后,我决定追求长期发展,先提前占坑。而且我自己技术出身、项目经验丰富,所以非常注重开发效率和技术沉淀。我带着开发同学打造了快速开发项目的模板,同时保证功能只需要开发一次,其他项目就能直接用。所以开发新项目的成本并不高,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提升团队的能力、沉淀更多技术能力。等未来我们主营业务稳定后,再扩招专业的产品、运营和更多开发,来激活和发展这些项目即可。

  那同时做这么多事,再加上我一直在直播带学员做项目、答疑,再加上每月巨额的开销。这几个月我差不多要得焦虑症了,而且身体每况愈下,比如直播一场后会持续咳嗽好几天。

  给大家欣赏下我当时的日记,应该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我那时的无奈,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麻了”。

  当时我真的是又累、又迷茫,还经常跟团队同学吐槽:写代码真的是最简单的事情,起码机器是不会欺骗你的。

  因为当时已经做了很多产品,却没有实质性的收益和里程碑,就会怀疑自己,陷入更深的迷茫。

  前辈说,当你觉得越IM电竞,IM电竞 app忙、事情越做不完,越需要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和规划,学会解放自己,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比如做项目,我的职责应该是整体的项目设计、推进和指导,保证团队能顺利完成就好,而不是去改 Bug、做调研、写文档,什么事都亲IM电竞,IM电竞 app力亲为。更多的应该是去做公司决策、争取资源、真人出镜直播,这种只有我能做的事情。

  于是,这两个月,除了迭代更新我们原有的产品外,我重点做了以下 2 件事:

  1)团队内部建设。包括完善和优化公司内部的知识库和文档,整理可以通过招人进行下放的工作,针对这些工作沉淀工作流文档,目标是让其他人看了这个文档也能快速上手完成工作。

  我们在各大平台都发起了招聘,大家也都很热情投递。但我们并没有专业的 HR,都是我和另一名同学看简历、约面、面试,而且很多简历都是无效简历,效率不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最让我受到打击的是,有一些我很看好的同学,面试结束后就去别家了,感觉像是被求职者刷了 KPI 一样。唉,谁让我们只是个创业小公司呢?

  记得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仰天长啸:想找到合适的人太难了!知音难觅!知音难觅啊!

  也是这段时间,由于长期熬夜、直播耗气、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导致我的肠胃经常疼痛,经常往医院跑,甚至专门住院做了检查,也打乱了工作节奏。

  住院后,我就知道珍惜身体了,后来养了一段时间稍微好点了,但最近我还要去复诊。所以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吃早饭、一定要规律饮食、一定要少熬夜、压力大的时候学会舍得。

  后来,关于招人难这点我也请教了一些前辈,其中有个思路我觉得非常好:创业公司不能只靠待遇来招人,而是要突出自己的产品优势,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于是我们也根据这点优化了招聘文案,并且为了更好地向大家展示我们公司,我利用建站工具快速搭建了公司官网,传递了我们的理念 “用科技节约您的每一分钟”。

  和高人聊真的是能解决问题的,终于在 11 月初,我们招到了合适的新人,包括开发、销售、产品和运营,团队总人数一下子升到了 10 人左右。

  原来的小办公室都坐不下了,所以我扩张了公司的地盘,拿下了一个更大的办公场地。

  有了之前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沉淀下来的工作流,这次新人上手工作都比较快,我们也顺水推舟地启动了几个新的业务。比如简单易用的多设备代码分享神器 《代码小抄》,分享每日优质科技信息的自媒体 《科技信息差》,还有颜值天花板的剪切板增强工具 《剪切助手》,这些工具的制作初衷都是为了帮大家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符合我们公司的理念。

  还有工作模式的改变:以前人少的时候,我们所有同学公用一个工作记录表格;但现在人多了,集中的记录表就不适用了,我们选择了大多数公司都在用的 “周报 + 周会” 模式,便于定期了解和复盘团队成员的工作。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公司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大家各司其职,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但唯独有一点没有变化,那就是 “我还是很累”。因为所有同学的工作都需要我来规划和分配、有事都要向我反馈、工作都需要找我确认、出事了都需要我来扛着,我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处理碎片化的工作消息,很难抽身专注去做一件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让团队一名同学承担项目管理的工作,尝试帮我分担压力。但后来他也发现,由于公司产品和业务太多、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即使经常主动询问、也存在信息差,不好管理所有人的工作进度。

  这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 2 月底,机缘巧合下,一位有经验的产品大佬加入了我们团队。他发现我们团队同学缺少创业的激情,而且工作效率不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工作都是由我规划、由我分配的,如果我有一天不在,可能就会影响团队的部分工作推进。

  于是,他提出了负责人模式,每个产品都有一个负责人。区别于之前我来分配工作、大家机械地完成,现在我只需要定好计划,剩下的就是由负责人整理需求、主动发起会议确认工作、自主安排工作、上线后主动汇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一起交流讨论,并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试行负责人模式一个月后,我发现大家的自主性更强了,成长也更快了,尤其是开发同学,不再是只会写代码的 “码农”,在产品、运营、数据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相信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与之相应的,我也变得更轻松了,开始有时间去挖掘合作机会、进一步提升流量和影响力。

  时间回到现在,经过一年的积累,我有了更多的管理经验和更清晰的规划,再加上各个产品的增长相对稳定、团队积极性的提升,让我的压力也小了很多,感觉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所以就在前不久,我开启了进一步的扩招,包括开发、运营、用户增长、技术负责人等岗位,完善团队的能力。

  有了之前招聘的经验,这次的招聘质量和效率都高了很多,我也让团队的同学担任了一面的面试官,帮我减轻了不少压力,我也不再认为招聘是痛苦的了。

  这就是我的创业故事,很多个人经验已经在经历中讲过了,再做个简单的总结吧,概括下这一年来我的感受和改变。

  1)创业前,我天真地以为,开公司之后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我能更专注于做好一件事。

  刚创业时,我还保留着独立开发者的思维,自己写代码、什么都亲力亲为、很多事情自己扛,结果换来的就是低效、焦虑、迷茫的恶性循环。当时我的感受是:好怀念以前只用专心写代码搬砖,出了事上级兜着的时光啊!

  创业的这一年,我做过 HR、销售、客服、讲师、前后端开发、产品、运营、市场、公关、管理、数据分析、清洁工、行政等各种工作,自己有一定经验后,也学会了下放工作来解放自己,然后可以尝试更多新的工作。相比于之前只写代码,我会更享受现在这样多元的工作状态,充满了新鲜感和可能性。

  2)刚创业时,我很害怕踩坑、害怕失败。但是经历了越来越多的失败后,我发现自己不仅没有 “麻痹”,反而 “上瘾了”!因为每次失败,都会有相应的成长:

  我不会像以前一样畏手畏脚,而是有了清晰的想法后就立刻去做、大胆去做,因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经验是只有踩坑才会积累来的,前期的踩坑和失败,是为了以后的顺利和成功。

  我相信关注我们的朋友,能注意到我们现有产品的高速迭代,而且再过不久,我们就会再正式发布一个新的产品哦~

  最后,我想说,虽然创业是艰难的,我也曾受到很多打击,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感谢看好我们的人,更感谢不看好我们的人,因为现在这个阶段,我反而更期待质疑的声音,这会让我持续保持警惕、才会有更多改进的机会。而且我觉得比起打顺风局,逆风翻盘才最有意思,不是么?

  但无论大家怎么看待我,我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有意义的、让我快乐的事情,我们在为更多用户带来价值,这就够了。

  【消息】: 1.《码客人生》开启新栏目:《读者来信》——每月精选往期文章的趣味评论,类似程序员“树洞”,评论选中者,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加运营者微信,领取奖励。 2.《码客人生》建立读者交流群了,讨论技术话题,分享文章看法,感兴趣的人可以后台加运营者微信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