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打开认知地图、丰富知识库存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也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儿童的生活方式与成长发展,也对儿童网络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儿纲”)在“儿童与环境”发展领域提出了“保护儿童免受各类传媒不良信息影响,提升儿童媒介素养”的主要目标;《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儿童规划》”)首次将儿童网络素养提升到全省儿童长远发展的新层面,代表着我省对儿童群体的网络使用关注及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之举,我国亿万学生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践,广大中小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使用比以往更加密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部分中小学生网络技能、网络安全、网络规范等网络素养方面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网络使用过IM电竞官方入口度、网络社交失范和网络沉迷等问题趋于严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2 年 2 月 25 日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未成年网民1.83亿,未成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高于成年人群体,“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2.1%,学龄前儿童“触网”比例达到了33.7%
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安全事件方面,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27.2%;在不良信息方面,未成年人表示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不良信息的比例为34.5%,其中包括血腥、暴力或教唆犯罪内容、淫秽色情内容等;在网络暴力方面,未成年网民表示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9.5%。互联网内容信息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因为心智尚不成熟,缺乏分辨能力、缺少社会经验,尤其在一些网络暴力、网络欺凌案件中,未成年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人。网络侵害具有多样化、隐蔽化、跨域化乃至产业化的特点,面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多元性,儿童群体所面临的互联网环境、安全保护与权益状况不容乐观。关注儿童网络素养的相关问题,不仅有着现实基础,也是势在必然。
国家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高度重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了“网络保护”章节,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饭圈”乱象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保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社会民众反映强烈的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自2020年以来,中央网信办已连续2年组织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素养和网络使用技能逐渐成为儿童群体的基本要求,新儿纲和省《儿童规划》中均体现对于儿童网络素养的关注与重视,省《儿童规划》在“儿童与安全”和“儿童与环境”领域分别提出“营造安全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综合防治儿童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儿童科学用IM电竞官方入口网”“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的行动目标,具体化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儿童作为“网络原住民”可以从网络的日常使用中自发地总结出一些技术知识,但这种知识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并不能指导儿童对网络的深度应用,他们往往停留在娱乐、社交、生活等一些浅层次的、基础性的应用上,而对于学习、探索、新闻等深层次的、高阶性的应用则不闻不问。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必定会对其长久和深度地使用互联网达成深度目标造成掣肘。
儿童对网络的日常应用技能娴熟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的能力尚可,但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自我约束和管制的能力较差,分辨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的能力有待也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和信息分辨能力对于儿童合理调适自身的网络接触与使用行为,更好地适应与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互联网的价值认同可分作两个层面,一是个体与利己的,二是社会与利他的。儿童对互联网的价值认同是相对片面的,即更认同互联网是为自身服务的利己工具,而对互联网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利他平台的认同则相对薄弱和欠缺。如果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儿童带着这样片面的价值评价与价值认同日益靠近互联网的中心,互联网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就会被冲击,而互联网产生的社会价值也会被削弱。
在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儿童的成长发展深度绑定的当下,儿童面临的网络环境并不乐观。国家层面在儿童网络环境治理上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但是对于提升儿童网络素养而言,仅仅进行外部环境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儿童教育、儿童监护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首先,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建构型的教学实践。我国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全国范围内开设儿童网络素养完整课程的学校也相对较少。大多数学校对于网络素养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基本上还处于开设“微机课”的阶段。这类课程仅培养了儿童的基本信息技术水平,距离真正全面培养儿童网络素养的目标还相去甚远。学校要提升对儿童网络素养的重视程度,可参考语、数、英等成熟学科教学的经验,开展以学校为主体,教学为手段,形成系统化知识为目标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
其次,个人家庭协同,增强情境性的实际训练。家长要真正将儿童的网络使用视为一种情境训练,使儿童应用自身所学到的网络知识,在用网过程中解决新问题,锻炼和提升网络技能,而非简单地一刀切地进行限制甚至隔绝网络。家长要指导和督促儿童改变自身网络使用习惯,减少无目的的娱乐活动,有意识的增加情境训练,不断尝试如何使用网络真正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现实问题。这首先也需要家长等监护人具备足够的网络素养,自身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生活和工作。
最后,政府平台互动,推动社会协作。政府作为影响网络环境和网络生态的强制性力量,可通过出台法规政策等顶层设计,为儿童利用网络良性参与社会协作提供制度性支持。网络平台作为儿童真正参与网络互动与社会协同的互联网实践场所,可以为儿童营造良性互动和协同机制,提供推动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协同的现实支撑。
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专注于儿童媒介素养和网络安全研究实践,尤其关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儿童发展,先后主持和参与IM电竞官方入口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8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和培养项目26项。在省级以上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3本、编著2本。受聘担任中广联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儿童工作智库专家,浙江省妇儿工委办妇女儿童发展智库专家,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理事。
原标题:《【巾帼爱】着力提升儿童网络素养 为孩子撑起一片网络晴空——《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系列解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