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2021年底朝阳区开展“科技赋能促‘双减’行动”,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引擎,通过实现教辅资源数字化、建立朝阳区本作业资源库、推动作业智能批改、作业数据智能获取及分析、即时作业反馈、智能作业讲评、精准作业讲评等路径,助力提升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动能、教师动力,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供了有效路径。
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字赋能区域发展——基于数字教育资源的高效课程变革
案例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支撑。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颁布,使中国教育迎来了新的变革。落实“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天津河北区作为天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河北区重点高中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探讨高中教育现状以及数字教育资源的高效应用。天津河北区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持续推广应用国家平台助力无极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河北省无极县教育局紧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有利时机,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规章制度,组建专家团队,通过培训指导、示范引领、以赛促用等工作机制,将平台资源和功能的有效使用纳入学校师生成长、教学应用、考核评估中,持续推进国家平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助力无极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不断加强和创新教育信息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教育现代化,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山西省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暨“三个课堂”专项培训会议等文件及会议精神,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目标,坚持“踔厉奋发,全县一条心;笃行不怠,全县一盘棋”两大宗旨,紧抓“改善硬件、整合资源、锻造名师”三条主线,在“三个课堂”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襄汾特有模式。
内蒙古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播下“互联网+教育”的智慧种子 绽放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的花朵
案例简介: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运用数字手段打造基于专递课堂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三模式”,即:以数字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场景的“1+1+N”城乡教学模式;以与高校合作基于数字课堂混合式研修的“互联网+传帮带”城乡教研模式;以智慧教育种子教师培养为核心的“闪训”城乡培训模式;赋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案例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持续强化校外培训监管,切实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2023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校外培训行为信用管理制度实施信用等级评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东北地区率先建立校外培训信用评价制度,着力构建标准统一、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联合惩戒机制。同年12月,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沈阳市工作实际,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各类证照齐全的1695家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1472家,成人类培训机构223家)2023-2024年度信用情况进行了中期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案例简介:作为推动数字化教育的主体,近年来,黑龙江省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通过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与分配、探索数字化创新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教学能力、转变师生教学方式、完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促进家校共育,开启了区域教育的数字化变革之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域数字化赋能:一是创立平台构建协同教育管理新生态:二是创建载体,打造符合本地特色新平台:三是创新模式,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径。自建各类教育管理平台、培训平台,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区域管理、家校共育,促进鸡西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上海市闵行区2013年起积极进行基于数据IM电竞官方网站实证的教育督导评价变革的实践探索,区域层面整体构建“三级四类”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四维一体”区域教育数字化督导评价系统,借助该系统区域层面大量采集与汇聚近10年IM电竞官方网站来区域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海量教育数据,与专业公司合作,从不同角度对海量教育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出台系列数据分析报告,形成系列数据挖掘结果,将系列报告与结果深入应用到区域教育督导评价主要业务与区域教育治理中,通过数据的深入运用将传统教育督导评价转变为基于数据实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督导评价,提升了教育督导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提升了区域教育治理效能,促进了学校内涵提升与师生发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60秒说教育五育并举视域下全息性育人场域的构建与实践
案例简介:短视频日渐成为学生数字生活场域的重要话语传播形式,杭州市拱墅区创新打造“60秒说教育”短视频平台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载体。“60秒说教育”主要包括“大思政教育先生说”“运河少年说”“班主任说”“家庭教育大家说”“心理健康说”“劳动教育说”六大版块,使用启发式育人课堂、话题式育人研讨、指南式育人活动作为实践策略,由此构建了基于数字媒体的全息性育人场域。经由两年多的实践探索,“60秒说教育”有效实现了区域育人资源汇聚、学生道德自觉唤醒以及云端育人品牌建设等实践成果,进而在构建云端育人场域过程中创新了区域特色教育品牌,实现了区域教育的高质量与现代化发展。
案例简介:浙江省天台县“劳动课堂”应用,以强大复杂的数据流支撑起新型教育生态的工作闭环。该应用包括“一屏五端五场景”一屏是“数据大屏”,实时展示全县劳动开出率、家务劳动达标率、劳动教室配置率等关键数据,构建智慧治理新模式。五端是“行政端、教师端、学生端、基地端和访客端”,2架构起学校、家庭、社会信息交流的快车道,激活乡村教育新动能。五场景是“实践共富园,匠师会客厅,教学雷达站,数字农科院和成长档案馆。”精准破解教育难题,重塑学教变革新样态。该应用先后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教育部资源中心志教融合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国家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和浙江省共同富裕改革创新案例。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关注成长·全面育人”数字评价改革的南湖实践
案例简介:近十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着眼于区域性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经历了“科学架构-标准制定-项目实践—数据赋能”四个阶段,建构了体现绿色评价理念的学生学业评定与监测体系。“绿色评价”评价体系将不断融入先进信息技术,引导全域中小学实现从“经验教学”走向“教·学·评·改”一体化发展的“循证教学”,精准促进每位学生的素养发展。
案例简介:2022年2月,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以全域性数字化转型为牵引,主动融入三明市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以建设教育强区为驱动,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沙县智慧教育生态,围绕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师能力“三个提升”,投入约5600万,实施全省首个“智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设计三大主体工程:教育优质均衡保障工程、教学提质增效服务工程、应用成效保障工程。设定建设周期为三年,即2022年至2025年。项目实施以来,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智慧平台、教学应用、教育专网等方面的基本配置,已在“数据治理、教育均衡、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混合教研、五育融合”等应用场景取得初步成效。
案例简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评价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教学评价空间的泛场景化,教学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化,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智能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教体局制定科学的评估框架,多角度反映教师综合素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准确收集第一手数据。利用智能化手段,重点采集课堂教学数据,对教师课堂表现“画像”,进行精细数据分析。结合课前、课后数据信息,统筹智能和人工分析。将教师、家长、学生、教育管理者等不同人群引入作为评价的主体,力求对教师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案例简介: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重构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以人为主体、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依托,以增强学生在数字社会的生存、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统领,融合数据智能与教师智慧,人技结合优势互补,术道相融协同共育构建“生态全环境优化、课程全学段贯通、教学全场域实施、评价全要素诊断、活动全素养促进、教师全方位发展的“六全”区域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新体系,形成“教-学-测-评-管”闭环式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全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潍坊市奎文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等称号。
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黄渤海新区分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建设智慧教育新高地
案例简介: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黄渤海新区分局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教育信息化2.0行动”等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方向,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和引领发展”为基本思路,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力求将全区打造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一流智慧教育高地。2021年黄渤海新区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2023年黄渤海新区教育分局入选省级“互联网+教育”应用研究基地。
案例简介:河南省固始县是刚刚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城乡、校际间优质教育发展不均衡,多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课程难以开足开齐等问题突出。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让20万在校生都可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固始县集聚政府、市场合力,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不断优化教学和管理数字环境,全面推动“三个课堂”建设与常态化应用: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导入国家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创新开展“智慧作业”,实现作业减负、提质、增效;基于智能研修平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的融合路径,构建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新生态,不断缩小教育发展差距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湖北省宜昌市统筹落实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依托宜昌城市大脑,构建教育小脑,探索形成“1平台(宜昌智慧教育平台)+3领域(教学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人性化)+N场景(花朵护航、阳光招生等)”架构体系,开辟数字赛道,建设数字高地,推进教育数字化升级跃迁。教育小脑建设秉承“标准先行、需求驱动、创新引领便捷应用”原则,筑牢教育数字基座,统标准、统入口、统数据、统应用,聚焦教学、管理、服务,围绕招生入学、教育评价、网络教研、课后服务、学习辅导、校园安全等流程,打造“上学一件事”链式应用场景,推动教育数字变革、治理能IM电竞官方网站力提升,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宜学之城和教育强市。
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深化“红石榴”援疆品牌内涵让湖南优质教育惠及边疆师生
案例简介: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锚定课堂教学提质和教师专业发展两大目标,加强与湖南省基础教育名校的深度合作,搭建“红石榴·湘吐同研云课堂”与“红石榴·教育名师大讲堂”,帮助吐鲁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更新理论素养和教育观念,促进本地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以湖南所能满足本地所需,深化湘吐两地“结对共建”,助推吐鲁番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从“712”到“73X” 以信息技术支撑学业质量评价改革
案例简介: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创新实践,将过程评价和学科综合展示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构建了学生评价的“712”模式,2022年南山区进一步强化包含增值理念的过程评价模块“X”,形成了学业质量评价的“73X”模式。南山区研制《南山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方案》,出台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评价标准》和《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指导意见10条》,并加强教研员对过程评价和学科展示评价的常规指导。经过六年多的探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南山区义务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南山区也被选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构建“334”数字督导评价机制 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像”
案例简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实施教育超常规创新发展战略确立“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思路,紧盯教育数字化的“关键突破口”功能,构建新智慧教育“1345”整体智治体系,创新“334”数字督导评价机制,以“三化协同、三大平台、四大支撑”推进教育督导全场景、全方位、数字化变革。以数字技术、数据资源、数智监测为区域教育管理、学校办学、师生教学督导评价精准“画像”,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西部基础教育特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案例获评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特等奖。